•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602D/2014-00252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 成文日期: 2014-09-05 发布日期: 2014-09-05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统一编号:
  • 标题: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度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有效性: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2013年,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切实强化项目推进、规划计划、调查研究、综合协调四大职能,着力提升把握大局、统筹服务、学习创新三种能力,努力塑造谋大事、敢担当的良好形象,各方面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

  一、加强发展研究,切实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把握大势、研判走势,先后向市里汇报了季度、全年经济形势和2014年主要指标、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的安排建议,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蓄后劲的一系列建议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牵头开展全市“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提出了生产总值等12项指标规划目标的调整建议,提出了确保规划落实的思路重点。组织编制全市产业布局规划,提请市政府发布全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高性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规划。

  (三)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围绕政府投资管理、总部经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链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等20项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业废热利用供热规划方案等成果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二、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开发运行“济南市重点项目推进管理系统”,制定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年度考核细则和难点问题集中交办制度实施办法,突出抓好全市220个重点项目建设,为42个项目协调解决了规划、拆迁等方面问题。2013年,220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790亿元,占年初计划的101.2%。筛选确定6大类243个全市城市建设管理重点项目,争取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期工程等6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

  (二)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向县区下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管理权限8项,取消行政审批要件3项。加强项目审批服务,全年批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38个,批复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为15个项目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批工作,54个项目审减概算约10.05亿元。配合制定了《济南市建设项目立项联合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强化了工业综合用地立项管理、建设项目招投标方案核准等工作。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0亿元,同比增长21%左右,为2009年以来最好水平。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开展重点招商项目推进行动,推动县区、部门联动招商,加强招商项目效益评估,开展“一对一”精确招商,组织北京项目对接、济台产业合作交流会、济南·山东省晋江商会投资项目合作会等招商活动,新签约项目总投资700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所占比重达80%。牵头中关村、碧桂园和阿里巴巴等名企与县区对接,达成部分合作意向。

  (四)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为156个项目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72959万元。发挥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出资3500万元参股云海创业、吉富创业两家企业,出资250万元跟进投资普赛通信技术公司。市城建集团、西城投资、高新控股60亿元债券发行申报获国家发改委受理。济南热力、济南热电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已获提款4580万欧元。

  (五)推进重大基础性工程建设。推动优化济南铁路枢纽,加快构建客内货外分线运输格局。争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并通过专家评审,R1线建设启动。德大铁路济南段铺轨工作基本完成,石济客专公铁两用桥、长清黄河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济青高铁预可研编制完成。

  三、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推进济南创新谷、汉峪金谷等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围绕培育高端、抢占高端,研究制定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建立了总部企业库,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二)推动工业优化升级。列入全省重点的5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其中山东中创、华凌电缆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山东华芯、积成电子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推动优化工业布局,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专家组评估,原则同意列入国家试点。协调国家和省发改委,推动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验收。

  (三)推进节能减排。编制完成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和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推进风电、生物质、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大唐平阴一期、二期和长清一期风电项目投产发电,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4.7万千瓦。加强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全年共完成362项,核减能耗6.5万吨标准煤。

  (四)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协调推进40个重点农业项目和7个畜牧项目建设。新增6亿斤粮食产能、河道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22个项目,争取国家、省资金18279万元。

  四、抓好统筹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了支持济阳县加快建设北跨产业发展区3大类12条政策和支持商河跨越发展4大类12条政策,推进支持平阴、长清、济阳、商河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研究提出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筹备召开了全市推进县域科学发展工作会议。

  (二)推动南部绿色发展。协调编制柳埠、仲宫和西营镇控制性详规,启动南部山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为南部山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规划保障。柳埠镇建设改造正式开工,城乡环卫一体化11处垃圾转运站全面建成投用。

  (三)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研究提出我市《关于贯彻落实〈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筹备召开全市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推动市政府与省发改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召开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建立经济圈联席会议三级运作机制。牵头组建济莱协作区建设推进机构,济莱同城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五、发挥协调作用,统筹推进各重点工作

  (一)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综合指导和协调推进,制定2013年全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协调推进农村产权、市场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开展了“城中村改造中农村经济体制转变”研究。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完成,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三)促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2013-2015年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做好2013年为民办17件实事的调度落实,提出了201415项民生实事建议。

  (四)做好对口支援和经济协作工作。安排援藏资金5050万元、援疆资金1.9亿元、对口扶贫协作重庆武隆县300万元。争取省资金310万元解决援川企业资金问题。安排组织我市企业参加西洽会、渝洽会、广博会等经贸活动,签订协议金额32亿元。同时普法宣传和依法行政、国民经济动员等工作都有新的进展。

    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紧密结合发改工作实际,开展了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为重点的“大转变、大服务、大推进”活动,并细化为全委50项重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机关面貌、工作效能、干部作风有了新的提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有关方面的较好评价,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