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0328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尊敬的刘燕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发展现代轻型都市经济的建议》我委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对我市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首先阐明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当代经济大趋势,然后全面客观分析了我市构建现代轻型都市经济模式的优势与机遇,最后有针对性地就我市如何构建现代轻型都市经济模式提出了七点对策建议。我委认为提案建议合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予以积极采纳。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以产业提升为重点,以环境优化为保障,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步上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8.9%,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我市历下区获评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方式先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充分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明确目标定位。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与国家、省服务业相关政策相衔接的基础上,出台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未来几年发展目标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传统服务业层次有力提升。服务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服务业规模显著增加,“济南服务”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强市”,并确定了19个重点领域。编制并印发了《济南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加快把服务业打造成为我市的首位经济,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协助相关部门编制济南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相继编制完成。
  二是强化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推进7个省重点服务业
  城区、9个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和28家重点企业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今年我市确定了240个重点项目,对奥体金融中心、蓝海领航电子商务基地项目、星工坊·飞尔姆乐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我委将进一步完善要素保障,继续实施重大建设项目绿色通道制度,确保项目建设实效。进一步梳理出一批产业基础条件好、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和项目,优先申报国家、省级引导资金扶持。加强项目调度,对重点项目的类型、规模、投资、进度实时更新,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建设需求,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项目早完工、早使用、早收益。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借助金融投资、科技孵化等八大平台,让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升水平,实现各企业资源的有机整合。
  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机制,推
  行建设项目审批“一号通”管理模式;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服务。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审批服务行为,全面推行网上审批下一步我市将着力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提高集群集约发展水平为方向,积极探索服务业集聚区管理和运营新模式,优化外部环境,加强绩效考核,努力把各类集聚区建设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按照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和产业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要求,集中支持建设济南创新谷、中央商务区、汉峪金谷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四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搬迁
  改造。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服务业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制定我市贯彻落实意见。配合省发改委、省旅发委打造我市休闲旅游亮点工程,满足市民休闲旅游需求,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休闲消费档次。会同市质监局,推动实施服务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工程,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服务业品牌。结合各县区实际,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小镇。会同有关部门,推进老建筑保护提升工程、“一湖一环” 景观环境提升工程等重点工程开展。落实《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制定《总部经济政策实施细则》,加大对总部企业的政策扶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跟踪服务工作,积极为金融领域专业人才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