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602D/2023-00349 组配分类: 文字解读
- 成文日期: 2023-05-24 发布日期: 2023-05-24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标题: 《济南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政策解读
- 发文字号:
一、政策背景
2023年3月,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印发〈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鲁能源规划〔2023〕29号)。为贯彻上述通知要求及《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鲁发〔2022〕1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济南实际情况,经征求有关部门、企业意见,反复论证,研究起草了《济南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二、决策依据
主要政策依据:《关于印发〈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鲁能源规划〔2023〕29号)、《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鲁发〔2022〕19号)等。
三、出台目的
积极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形成新能源开发利用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我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四、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
(一)主要目标
1.总量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30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达到28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106.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42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力争达到74亿千瓦时。全市新能源供热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
2.结构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市电力总装机比重提高至32%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市总发电量比重提高至16%左右;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
(二)主要任务
1.壮大新能源发展主体。一是实施光伏跨越发展行动,到2023年,全市光伏装机达到210万千瓦,到2025年全市光伏装机达到280万千瓦。二是实施生物质能多元利用行动,有序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稳步发展垃圾(污泥)发电,探索发展生物天然气。三是实施新能源综合利用行动,深入开展太阳能热利用,规范推进地热能多元利用,积极发展高效空气能热泵,适时推进核能小堆供热。
2.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一是实施灵活电源保障工程,坚持推行更先进能效环保标准与提升煤电灵活性并重,加强新建煤电准入控制与加快存量煤电改造升级并举,引导煤电由主力电源逐步向“支撑型”“调节型”电源转变。二是实施电网优化保障工程,优化发展输电网,侧重发展配电网,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三是实施多元消纳保障工程,因地制宜推广“虚拟电厂”模式,调动我市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提高用户参与调峰的积极性,在重点用能单位周边推动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局域网和直流配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终端直接应用规模。四是实施储能规模化保障工程,加快发展储能设施,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为新能源电力消纳提供基础保障。
3.创新新能源发展方式。一是加快氢能产业化示范,发展工业副产氢及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推进各领域氢能示范应用。二是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建设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与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等多种类型能源网络互联互通,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三是推动新能源融合发展示范,以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推动新能源在各领域应用与融合发展。
4.创新驱动新能源装备产业提升。一是加速科技创新提升。培育高端能源创新平台,强化前沿技术攻关,突出重要人才引进培养。二是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提升,聚焦光伏装备、风电装备、核电装备、储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沟通产业上下游,打造产业集群。三是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全面推进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品牌、补强产业链,完善配套设施。
(三)保障措施
从增强培育招引力度、加强组织保障、完善政策保障、优化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五个方面加大保障力度,确保《行动计划》有效实施。
五、解读机构和联系电话
能源发展和节约处,孙鑫,51708232